今年6月,柳江航道将进行疏浚施工,航运企业于是有了畅想
打通柳州“淘金水路”
今年的6月份,是令所有航运人期待的日子。此前,柳州市政府与自治区交通厅签署协议,将共同投资1.6亿元,疏浚柳江-黔江航道中红花电站下游至石龙三江口的航道,6月份开始施工。在跑船人的记忆中,这段航道虽然只有101.2公里,但却是航运业发展的“槛”——因为水位太浅,到了枯水期,500吨级的船舶在这里只能望江兴叹。根据协议,到2011年5月,这段航道将保证长年通航500吨级船舶。这条西南水运出海北线通道,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畅通。
柳江航道示意图。卿要林 绘制
船舶吨位悄然升级
“如果航道疏浚了,柳州的水路运输将会有大发展。”柳州市忠诚船务运输有限公司,是柳州市规模较大的航运企业之一,该公司经理陈永文告诉记者,他们一直关注航道整治的信息。他说,以2004年红花电站建成前后的水路货运量为例,红花电站建成前,柳州水路货运比较少,建成后,水路货运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红花电站建成后,柳州库区的水位由原来的70.94米左右上升到77.5米,并长年保持在这一水位,可以进出千吨级船舶。
陈永文说,2004年以前忠诚公司的船舶总运输吨位才4000吨,到了2008年已经上升到拥有14艘船舶,吨位加起来共有1.2万吨。陈永文在柳州从事了二三十年的航运工作,对柳州市的航运企业发展动向相当清楚。据他了解,2005年前柳州市最大的船舶载量只有500吨,但到去年,船舶的吨位普遍升级到了800吨以上,如今千吨级的船舶就有10多条。柳州市恒运船务运输公司是2006年才成立的,据该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成立之初船舶吨级还偏小,但去年新增加了4艘船舶,吨位在800-1000吨级,今年打算再购进3艘800-1000吨级的船舶。与此同时,柳州市一些船务公司300吨级以下船舶因为竞争力不强,已经开始退出柳州的水路运输市场。
购进一艘船舶投资动辄上百万元,柳州市的航运企业何来这么大的底气?陈永文告诉记者,红花电站建成后,位于红花电站上游的柳州港水位,已经能进出千吨级船舶,货物可以直接在柳州码头装卸。虽然红花电站下游水位浅,但因为红花电站时常开闸放水,下游水位上涨,大吨位的船舶可以随流而下。此外,柳钢、柳化、鱼峰水泥厂等大型工业企业的发展,成为柳州市水路运输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我们现在承运的柳钢产品,只占其外运里很小的部分,这里还不包括承运柳钢的生产原料等。”陈永文说,仅柳钢一家企业的产品都还运不完,加上柳化、鱼峰水泥等企业的产品,柳州市运输市场的潜力是很大的。
然而,就在水路运输企业正与工业企业“匹配”发展的同时,柳江航道的“硬伤”阻碍了水运企业发展的脚步。虽然千吨级船舶可以在柳州库区内畅通无阻,但进入枯水期,红花电站下游至石龙三江口的航道水位太浅,却让这些大家伙“举步维艰”。
下一页 |
第 [1] [2]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