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蒙俊蓉
我市抢抓历史机遇,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促进农业一二三线产融合发展,将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建与“三区三园一体”建设、“美丽防城港”乡村建设,以及打赢脱贫攻坚战、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重点工作相结合,促进了农村全面进步和农业全面发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组织编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系列政策文件,印发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定》,高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现代农业得到了加速发展。2018年,我市重点围绕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海洋渔业和休闲农业,以现代化农业六大工程为抓手,按照“工作工程化,工程项目化”的要求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全年完成农林牧业总产值162.6亿元,同比增长6.3%;完成一产产值97.8亿元,同比增长6%;完成村民居民可支配收入14643元,同比增长9.3%;完成农业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完成农业招商引资126.27亿元。启动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建设自治区级示范区4个、县级示范区10个、乡级示范园45个和村级示范点102个。新增四星级自治区级示范区2个、三星级自治区级示范区3个。县级示范区、乡级示范园和村级示范点考核认定工作均已完成。
今年以来,我市以金花茶小镇创建为抓手,重振金花茶产业,重点推进金花茶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编制2.7平方公里金花茶特色小镇规划和审定,加快推进金花茶与文化旅游、医疗、康养等产业相结合,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除了巩固转型推动金花茶茶产业振兴计划以外,我市还积极打造“十万山”山茶油产品品牌,实施《防城港市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展油茶精深加工,打造中国木本油加工示范基地。
我市采取有效措施稳步推进农业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农产品加工业和品牌创建扎实推进。目前,累计认定自治区级龙头企业1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9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040家、新增57家,家庭农场326家、新增7家;全市共有44家市级示范社、21家自治区级示范社、3家国家级示范社。出台了《防城港市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施方案》,新建成东兴京港坚果加工生产线、中越泰食品加工厂、七彩云果加工厂、上思壮传食品加工厂等4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1家,农产品转化率得到提升。乡村休闲旅游形成新格局,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4家,中国最美乡村1个,全区休闲农业示范点5家,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4家,星级乡村旅游区、农家乐及示范点41家,初步形成了上思县十万大山、东兴市大国门、港口区大东沙、防城区大南山等4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示范带。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300多万人次,收入达7.5亿元。
此外,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综合改革、乡风文明建设都在全面推进中。我市各级各部门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按照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大农业”发展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突出抓好现代特色农业,重点建设中国-东盟国际农产品贸易加工中心,打造海洋渔业经济千亿元产业,打造金花茶百亿元产业,积极推进我市冷链经济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