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新闻网平果5月22日讯(通讯员林 媛)近年来,平果县坚持突出和发挥农业产业在推进群众增收和助力脱贫攻坚的核心作用,突出优势,创新举措,以“2+12”(2个县级集中区和12个乡镇集中区,每个乡镇建一个集中区20个场以上,县级两个集中区50个场以上)模式大力推进林下养鸡产业发展,切实以项目带产业、以产业促增收、以增收促脱贫。
创新模式,精准定位。该县着力打造“政府+龙头企业+产业脱贫公司+贫困户”的四位一体"产业经营模式,以林下养鸡集中区建设为带动,全县整体推进,因户施策,因地制宜,引导贫困户自主选择养殖及就近入园原则,全面推广贫困农户小规模优质土鸡林下养殖,实现产业发展与帮扶贫困户脱贫无缝接轨,让困难群众享受产业发展红利,实现增收脱贫、共同致富的目标。
整合资金,基础设施全覆盖。该县加大对产业园人力物力投入,完善产业园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该产业园核心区域位于该县坡造镇绿德村绿到屯和都阳村三板屯,全县产业园项目总投资约6500万元,产业园覆盖全县12个乡镇,目前林下养鸡产业园建设鸡舍完成18万平方米,已完成场地平整303个,建成鸡棚267个,正在搭建30个,已引进鸡苗棚数96个,引进鸡苗100万羽。林下养殖集中产业园区建成投产后,年预计出栏肉鸡约700万羽。
授人予渔,技术支持全覆盖。为降低贫困户养殖风险,减少损失,组织牧兽、乡镇等部门准确摸清培训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培训需求,该县制定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开展实用性强的职业(工种)培训。将培训任务下放到乡镇、村屯,在培训中、培训后、及时跟进,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培训取得实效,养殖户(公司)养殖技术、管理能力全面提升。据统计,该县共举办培训班14期,培训人员1521人。
聚焦带动,产业发展全覆盖。该县出台《平果县林下养鸡集中区运营管理方案(试行)》,通过采取代种代养、劳务服务、贫困户直接参与等多种形式,将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让贫困户成为产业项目的参与者、受益者;采取“能人(贫困户)+合作社+公司”的经营模式,把企业、能人和贫困人有机结合起来,达到贫困劳动力有就业,贫困户有收入,做到特色产业全覆盖。产业园建成后可解决贫困人口近3000人就业问题,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覆盖全县12个乡镇,54个贫困村,14606户贫困户,4万余贫困人口。
草船借箭,利益联结全覆盖。该县依托林下养鸡品牌,着力培育和引入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大型经营主体,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引导农户发展主导产业,实现“政府扶龙头、龙头带农户”,通过采取“公司+扶贫对象、合作社+扶贫对象、基地+扶贫对象”等方式,让贫困户、散户与龙头企业结成生产联盟,由龙头企业把分散生产的农民进行有效组织,整体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形成相对稳定、滚动发展的经济联合体,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产业园区先后引进广西富鹏农牧有限公司、平果凤翔畜禽有限公司、广西参皇集团、广西园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田阳凤香农牧有限公司、南宁市山凤农牧投资有限公司平果分公司等企业,由公司统一供应鸡苗、统一供应饲料、兽药、统一技术标准、保价回收肉鸡,贫困户只需提供场地、劳力和向公司缴纳一定的风险抵押金,按公司指导进行饲养管理,促进养殖管理规范,在市场主体与农户间形成股份分红、利润返还、风险共担、利益共沾的紧密利益联结体,让贫困群众更好地参与产业发展、更多地受益产业发展,实现市场主体和贫困农户双赢,借企业之箭,为养鸡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保姆式服务,确保脱贫产业达到预期效果,解决贫困户市场销路的后顾之忧。
筑巢引凤,产业配套全覆盖。该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设产业园区集中区,从产、供、销几方面保障林下鸡产业可持续发展,与富凤集团签订了平果县富凤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园——种鸡繁育示范园建设项目协议。项目位于金沙种畜场那平分场,总投资2.8亿元,占地79800平方米,项目建设有鸡苗孵化场14800平方米、平果林下土鸡文化展示中心1300平方米、林下养鸡技术培训学院2300平方米、饲料加工房6185平方米、畜禽屠宰冷链食品加工厂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水电设施、办公生产生活区及环保、无害化处理设施等配套完善。项目网边乡镇建设“公司+基地+农户(贫困户)”林下生态养鸡集中区。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存栏种鸡80万羽,年产鸡苗1.2亿羽,年饲料生产加工6万吨,年新增出栏优质土鸡3000多万羽,日屠宰肉鸡3000羽,新增带动贫困群众2100户(10000人)发展林下养鸡,实现300多户贫困户就业,直接创造1000多人的就业岗位,带动的2000多户贫困群众年均增收8万元以上。项目的建成,将成辐射带动全县林下养鸡产业做强做大,成为脱贫奔康的支柱产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