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时政头条 > 正文 |
盐碱地改良不再是世界难题 (4) |
2020年10月11日 13:53 来源: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编辑:韦幸文 |
缺啥补啥对症下“药” 巴彦淖尔市五原县荣义村村民丁红,家里有40亩地,过去都分布在村子的各个角落,大大小小共有40多块,耕地机械无出路,灌排不配套……他告诉记者:“五原县耕地高低不平、土堆多,地块杂乱、不规则,过去总是修修补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现在好了,通过改良,零散的土地整合起来,种植也方便多了,过去种植不了小麦、玉米的土地如今都可以种了,加上渠通、沟通、路通、地平,浇灌时间缩短了2/3,每亩地还可节水60立方米。”丁红高兴地说。 暗管排盐光伏泵站。王慧 摄 据了解,2000年以来,巴彦淖尔市结合当地实际,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盐碱化耕地集成了三种盐碱地改良技术模式,即“五位一体”改良技术模式、上膜下秸综改技术模式(秸秆阻盐)、暗管排盐技术模式。“五位一体”技术模式主要内容是针对盐化土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降低土壤PH值,掺混明沙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通透性,施用脱硫石膏改碱,施用改良剂,种植耐盐作物;上膜下秸综改技术模式(秸秆阻盐)主要是利用秸秆翻压在土壤30~40厘米处形成隔盐层,切断地下盐分上升通道,起到降盐效果,秸秆还田后也起到了肥田的效果;暗管排盐技术模式主要是针对地下水位高,盐碱化较重的耕地,实施大水洗盐后,盐水渗透暗管中强排出农田外,起到降低地下水位和排盐的双重作用。 近几年对三种改良模式示范结果表明,轻度盐碱地采用“五位一体”技术模式保苗率可提高20%以上,总保苗率达到95%以上;中度盐碱地采用上膜下秸阻盐综改技术模式,保苗率可提高40%以上,总保苗率达到90%以上;重度盐碱地采用暗管排盐配合“五位一体”模式,保苗率可提高60%,总保苗率达到80%以上。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