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滚动新闻 > 正文 |
牛!广西“香蕉大王”出国种香蕉,帮当地人逆袭 (2) |
2021年09月08日 07:58 来源:南国早报 编辑:潘晓明 |
02 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然而,在老挝种香蕉的过程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简单。 “刚去的时候,我们靠翻译和当地人沟通,但效果不佳。比如,当地根本没有降雨量这个说法。”卢义贞表示,香蕉是精细化作物,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还要避免台风、黄叶病的侵害。 4年的时间里,卢义贞往老挝派了200多名种植管理人员。刚开始,由于语言不通,翻译时出现偏差,没有精准把握种植时间,错失了时机,再加上香蕉受寒,品质受到影响。卢义贞心痛地说:“一旦受寒,香蕉的批发价从5元/公斤,跌到3元/公斤。” 此外,老挝当地的路况,也给香蕉运输带来了困难。 经过多年的摸索,卢义贞终于在老挝稳定发展了3.2万亩的香蕉园,种植香蕉、火龙果、柑橘、甘蔗等作物,然后再返销国内。 6月,正是南宁香蕉的生长期,8月才能集中上市。而在数百公里外老挝北部的乌多姆赛省,那里的香蕉正处在上市高峰期末尾,正好补足了国内的空白。 南宁香蕉企业走出去,不仅给自身带来了利润,也给当地带来了极大改变,带动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当地人的人均年收入从不到1000元人民币提高到2万~3万元人民币。卢义贞说:“当地政府和农民很欢迎我们。” 卢义贞还告诉记者,经过这几年的磨合,现在老挝基地的管理人员,都能用老挝当地的语言和农民直接沟通。 03 将先进技术带到老挝 据老挝相关媒体报道,在老挝生产的所有经济作物中,香蕉是收入最高的作物,2021年前6个月,香蕉的总出口额增至1.34亿美元。 “中国的香蕉产业园给老挝带来了最先进的智慧农业设施。”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卢义贞的公司已经形成一个多元化产业集团。 目前,他在老挝的香蕉园已经开始应用自主研发的滴灌系统,为不断培育口感更好、品质更优、果形更美的香蕉果品提供精准的培育研究数据。 利用空气温度传感器、空气湿度传感器等传感设备,能实时监测香蕉种植的环境。 研究所人员只要登录手机App或者在电脑上登录,就可以远程随时随地查看香蕉种植基地的各项关键数据。此举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目前在老挝的产业园里,两个人就能管理20亩香蕉地。 卢义贞介绍,现在南宁香蕉企业在老挝开展海外种植的规模已经达到10万亩,并把先进的智慧农业设施带到了当地,给当地农业注入了科技的力量。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