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民生服务 > 正文 |
绿水青山如何喜变金山银山 (4) |
2021年11月19日 11:58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编辑:韦幸文 |
图中左为南宁大王滩。右为北海涠洲岛。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供图 乐在大王滩 “快看,湖边有好多鸟儿,真美啊!”11月17日,南宁市三十七中一群学生来到大王滩风景区开展社会实践,当他们登上鸟类观测平台,顿时被眼前温馨的“百鸟度冬图”吸引住了。 从南宁市中心前往良庆区那马镇大王滩风景区,车程近30公里。近年来,作为广西首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大王滩,在妥善处理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进行了有益探索。 开展综合整治。2011年9月至今,南宁市政府累计投入1.7亿多元,统筹协调多部门开展大王滩水库水面及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成大王滩水库水面养鱼网箱、库汊拦网等整治清理工作,还民一湖清水。 推进湿地保护。围绕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大王滩开展一系列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在水库边坡实施生态护岸2195平方米,退塘还湿约600万平方米,恢复鸟类栖息地约7万平方米…… 整治与保护,让大王滩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成为广西水库生态保护的典范。但生态保护,也给水上娱乐项目划出了红线。大王滩主打的游船项目不能搞了,旅游怎么办?“景区因势应变,提出‘由水转陆’的发展思路。”良庆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局长农海菲说。 景区以大王滩水库枢纽工程和国家湿地公园为基础,通过建设湿地科普馆、湿地科普长廊、湿地科普学校等系列设施,开发《一度电宝宝的诞生和旅行》《神奇植物与我的奇遇》等系列研学课程,打响了“水利生态+研学旅游”品牌。 据统计,今年1-10月,大王滩风景区接待游客32.6万人次,同比增长19%。国庆假期,大王滩梵特希精品民宿供不应求,7天住宿全满,每天营业收入1.8万元左右。 鲸戏涠洲畔 “说走就走,踏浪上涠洲……”11月1日,“冬游广西”第一天,来自四川的游客高先生听着《涠洲谣》,漫步涠洲岛,第一次目睹滴水丹崖、五彩滩涂、幕崖昔阳等海岛美景,深深陶醉了。 与北海银滩隔海相望的涠洲岛,是我国最年轻、规模最大的火山岛,2004年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之后入选“中国最美十大海岛”。旅游业的兴旺,给涠洲岛带来巨大的人流和资金流,但对海岛生态保护也带来巨大压力。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 “涠洲岛既是旅游岛,更是生态岛。保护生态就是保护涠洲岛的生命!”2018年,《北海市涠洲岛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应运而生,为保护涠洲岛生态环境、规范涠洲岛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了“尚方宝剑”。 几年来,北海市、涠洲岛坚持法治思维,增强生态执法力度,坚守生态保护红线,清理海上非法养殖,建设生态绿色项目,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动绿色生态文明建设,共同维护最美海岛的优良生态环境。 海洋生物是“生态晴雨表”。在严格的环境保护下,涠洲岛珊瑚礁生态系统得到显著恢复,一个五彩斑斓的珊瑚礁区正在不断扩大。2018年,在涠洲岛海域首次发现了大型鲸类生活群体,截至今年1月,鲸群识别个体已达48头,“鲸戏涠洲畔”成为最美的生态画卷。 民宿业态的分散经营特点,也考验涠洲岛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我们引入企业对岛上的珊瑚石老房子进行改造,不仅保护了环境,还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村落原貌,村民也得到实惠,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涠洲岛旅游区管委会负责人说。 生态和旅游两相宜。据统计,今年1—10月,涠洲岛接待上岛游客112万人次,同比增长62.21%;实现旅游收入约16.64亿元,同比增长65.57%。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