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夜片内射视频日韩精品成人_欧美成人一区二免费视频_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观看免费_欧美综合婷婷欧美综合五月

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科教 > “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广西志愿服务专题 > 要闻速递 > 正文

南宁青秀区充分发挥优秀志愿者榜样示范作用

2022年03月29日 15:53 来源:南宁晚报 作者:赵敏 卢丽婷 林宝君 罗倩 韦石秀 编辑:邓达

志愿服务传温情 点滴善举聚成河

青秀区充分发挥优秀志愿者榜样示范作用,带动越来越多人加入爱心队伍

南宁晚报记者赵敏 卢丽婷 通讯员林宝君 罗倩 韦石秀

“美丽大嫂”黄天仙、用爱浇灌祖国的花朵的莫烦、情系未成年身心健康的“90后”志愿者程嘉嘉……在青秀区,一名名志愿者犹如星星之火,传承着雷锋精神。近年来,青秀区致力于充分发挥优秀志愿者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并感染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青秀区的志愿者队伍中,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志愿者的风采。

把爱存入“时间银行”,她说——“现在帮助别人将来收获温暖”

社区哪位独居空巢老人需要照顾,她便主动帮忙;天冷时看到哪个困难家庭被子薄,她便主动掏钱为他们买被子添厚衣……这位热心肠的“美丽大嫂”,就是71岁的黄天仙,她也是社区“时间银行”的一名志愿者,志愿服务时长已达325个小时。

记者见到黄天仙时,她正在疫情防控点值守。黄天仙是青秀区新竹社区第一党支部的一名退休党员,自退休后,她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经常在辖区进行义务巡查,看到地上有垃圾,就亲自动手清理。她常常带领志愿服务队队员一起上门走访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残疾人家庭,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社区80多岁的曾阿姨身体不舒服,心慌胸闷,而子女不在身边,黄天仙便和李秀群一起去到曾阿姨家里,为她做上了可口的饭菜,有空时还经常带曾阿姨去小区晒太阳。“我们尽自己力所能及帮曾阿姨做一顿饭,她也很高兴,到我们老了也希望有人来陪伴我们。”黄天仙说。而曾阿姨也深受感动,她说,社区志愿者就像自己的子女一样,心里感觉特别温暖。在走访过程中,黄天仙见到一位老人床单和被套都很旧,她便自掏腰包给老人买了一套新的……类似这些乐于助人的故事,经常发生在黄天仙的身上。

心肠一热万家暖,义举虽小正气扬。黄天仙因心灵美,在社区居民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为“美丽大嫂”。

“她是一位平凡的退休老人,她所作所为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正是这些平凡小事感动和感染了身边的居民。”新竹社区党委书记覃毓宁称,社区越来越多的热心居民加入到“时间银行”的志愿者行列中,这也让奉献社区、服务社区、邻里互助的精神逐渐成为一种习惯,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增光添彩。

黄天仙(右一)和同伴给结对帮扶的曾阿姨送爱心。受访者供图

二十余年热心公益,他说:“要做一个传递温暖的摄影人”

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不懈资助那陈镇壮族女孩韦玉芬求学;二十年来,先后助学、助孤、助贫等提供了50多万元的爱心捐助;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初,想方设法购买了4万多元的口罩、消毒液捐给南宁市13个社区和小区的抗疫一线工作人员……他,就是摄影师何光民,二十余年来,热心公益,每走一步都留下深深的脚印,传递着大爱,温暖着大地。

从事宣传工作的何光民退休后,如今不仅仅是青秀区摄影协会主席,还是青秀区金葫社区新时代文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队的一名志愿者。热爱摄影的他历尽千山万水,拍下人间百态;热心公益的他怀着大爱之心,将温暖送给需要的人。

何光民自小吃百家饭长大,感受过邻里大家庭的温暖,因此他决定将爱传递。1998年,何光民下乡采风,那陈镇中学初一学生韦玉芬一贫如洗的家庭牵动了他的心,小姑娘父亲病故,母亲瘫痪,家中常年白开水泡饭,于是长达十几年不曾间断的帮扶就这么开始了。在何光民的帮扶和关爱下,如今的韦玉芬家庭美满。

何光民经常利用外出采风创作的机会,关心帮助当地教育发展,助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捐钱捐物,以尚善之心展现大爱情怀。他先后帮助一个个“韦玉芬”,为贫困学生、贫困农民、贫困企业和个人以及其他社会团体提供了50多万元的爱心捐助。

“要做一个传递温暖的摄影人”,这是何光民的心里话,也是他的真实写照。二十多年来,何光民追光逐影,无怨无悔,将老百姓的故事用光影记录下来。同时用实际行动,将温暖传递。他主动为街坊邻里服务,共出资80000多元在居住小区建起了佳明气排球场,并以此为平台,义务组织开展球赛、联谊活动、百家宴、播放电影等,增进了邻里感情。此外,他还通过设立创作奖励基金、组织开展比赛等形式,为南宁市职工摄影协会、青秀区摄影家协会和区市其他摄影组织开展创作活动提供了40多万元的资金支持,并多次为他们免费上摄影辅导课等。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何光民始终坚守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无论是在宣传工作岗位,还是提前退休后创办民营企业,始终热心参与社会公益,数十年如一日播洒爱心,奉献社会。

何光民与爱人到云南省会泽县大桥乡,看望他资助的贫困学生。受访者供图

坚持志愿服务十余年,他说:“做一些好事,让人心情愉悦”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着回头替别人撑把伞。”南宁市青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志愿者莫烦,十余年来,一直走在公益志愿服务道路上,努力地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时刻关心着贫困山区的孩童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等问题。

“大学时家里才开始通电,从家中步行6小时才能到镇上”,深知山区之苦的莫烦,自小奋发学习走出山区,创业成立公司。多年来,莫烦在发展自己公司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资源和财富。

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却又不拘泥于传统的志愿服务方式,莫烦通过“互联网+”的志愿服务模式,利用自媒体资源,免费帮贫困户的农产品推广销售到城市,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他关注弱势群体,关爱帮扶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失独家庭等困难人群;他竭尽全力,捐赠帮扶困难村庄,助力乡村振兴;他关心山区儿童教育,以多形式帮扶贫困山区学生。

2020年初,为了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莫烦四处奔波,采购口罩亲自送到各医院及基层单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三年里,莫烦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组织全市各社会阶层人士为抗击疫情捐款捐物,共捐款千余万元。利用自己公司旗下“哎哟喂”新媒体各平台免费发布“防控疫情”公益广告,同时开设“疫情实时追踪平台”,和“附近疫情查询平台”,方便群众了解疫情情况。

“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公益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莫烦坚定地说。“做公益时间长了,慢慢的就会发现,做公益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收获远比我们付出的要多。”付出的可能就是一些时间、精力和金钱,但是从中收获到的精神层面的愉悦是不可代替的。人,终归要有些追求,终归要有个当好人的愿望。做一些好事,是一定会让你觉得心情愉悦的。所以在参加志愿服务的同时,莫烦不忘对自己的一双儿女“言传身教”,让他们感受社会、观察社会的不同面。

近年来,青秀区通过发挥志愿者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志愿服务队伍中。据了解,截至目前,青秀区注册志愿者已达175214人。下一步,青秀区将进一步挖掘整合志愿者资源,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效化。

莫烦(左)为抗疫一线人员送去口罩等防疫物资 。受访者供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