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桂声 > 地评线 > 时事论坛 > 正文 |
【地评线】桂声网评:做好改善民生这道“必答题” |
2025年03月06日 15:00 来源:广西新闻网 编辑:孔悦然 |
踏着春天的节奏,中华大地再次进入“两会时间”。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带着14亿人的期待齐聚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探寻回应民众期盼的“最优解”。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回顾过去的一年,全国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存量房贷利率批量下调等一系列便民惠民举措,让民众切实感受到了民生保障带来的福利。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5.1%,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一份份温暖人心的民生成绩单,见证着过去的一年,我国民生事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让人真切感受着民生的“温度”、幸福的“质感”。 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民生难点。日前,人民网公布了第24次全国两会调查,网民投票结果显示,“民生保障”位列两会热词榜首。我们应从“民生保障”登顶两会热词中读懂百姓对民生的新期盼。超八成网民希望降低家庭的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超七成网民呼吁加强老年医疗健康服务的基层社区覆盖力度、加强基层社区对儿童及其家庭服务的支持……通过位列两会热词榜首的“民生保障”,我们看到了百姓对生活品质提升的迫切期待和对民生保障的殷切期望,这为两会凝聚了民意焦点,为代表委员们履职提供了方向。期待代表委员们聚焦生育、就业、医疗、养老等关键领域,共同探讨民生难题的解决方案,“解锁”服务人民群众的“密码”,为民生保障注入强大动力。 “民生保障”提升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谋划“十五五”规划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越是关键节点,越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从教育到就业,从医疗到养老,从生育到住房,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系列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务实举措。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扩大高中学位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再提高30元……一组组民生数据、一件件民生实事回应了多群体、多层次的民生需求,充分彰显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惠民利民的政策温度。可以预见,伴随着教育、医疗、就业等各方面政策措施的落细落实,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持续攀升,“稳稳的幸福”也会越来越美好。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说一千道一万,保障和改善民生关键还是落实到行动上。一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创新方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实际出发寻找“过河的桥与船”,科学研判、精准施策,出实策、办实事、求实效。另一方面,要持续改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树立正确政绩观,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落实责任,真正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岗、分解到人、具体到事,确保每项工作有计划安排、有责任分工、有时限要求,真正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迎难而上的担当、常抓不懈的执着,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我们期待,代表委员通过全国两会,围绕民生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探索“答案”、传好民声,推动一系列利好政策落地,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