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桂声 > 地评线 > 百家言 > 正文 |
小众旅游要走好长红之路 |
2025年09月05日 17:34 来源:河池融媒客户端 编辑:邓子霖 |
日前,央视将镜头对准都安瑶族自治县,以其“天窗花河游”为例,推介暑期小众宝藏打卡地。碧波如玉的地下河天窗群和河上开花的独特景观,不仅让都安热度骤升,更让“全国最受欢迎小众旅游目的地”的河池再次闯入公众视野,成为旅游热点。 从凤山“果冻海”到天峨“蓝刀鱼风暴”,再到都安“天窗花河游”爆火,河池这片桂西北秘境接连“出圈”,逐渐摘下“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标签。2024年,河池市接待国内外游客5969.94万人次,同比增长19.1%;旅游总花费628.93亿元,同比增长19.17%。 其背后,正是精准契合了当前旅游消费向“深度体验”转变的趋势,游客愈发青睐未过度开发、生态优良、特色鲜明的目的地。河池依托喀斯特地貌赋予的原生景观,既让游客避开了传统景区的人山人海,又提供了稀缺的自然体验和差异化选择。更重要的是,这些资源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构成了溶洞、河流、天窗等多形态的旅游矩阵,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交通的跨越发展,为“出圈”带来机遇。随着贵南高铁、天巴高速等相继开通,河池建成机场、高铁、高速三线并进的旅游交通网络,极大提升了河池的可达性与旅行舒适度。 如何将“流量”转化为“留量”,成为河池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在交通网络已成型的优势下,亟须完善配套设施体系。重点推进景区连接线建设,优化“最后一公里”接驳系统,合理布局旅游集散中心、停车场、汽车旅游营地、旅游厕所等设施。同时,加快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精品民宿和度假酒店,提升接待能力与服务品质,让游客不仅“来得快”,更能“留得住”“玩得好”。 不仅要夯实硬件基础,更要注重软实力建设。需进一步突出河池地域特色,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充分利用生态优势,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与大健康产业协同发展。打造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精品线路,将景点串珠成链,增强文旅市场竞争实力,不断提升旅游产品内涵和附加值,促进文旅业态提质增效,持续擦亮河池“生态长寿市·三姐文化城”品牌。 旅游市场的健康有序是长远发展的根本保障。要建立完善跨部门综合执法协作机制及数据共享平台,推行旅游投诉快速响应制度,杜绝价格欺诈、强买强卖等行为,维护好游客合法权益,营造透明、诚信、舒心的消费环境。此外,要善于借助热度,持续开展精准营销,讲好河池故事。依靠优质服务与游客口碑,实现从“网红”到“长红”的跃迁,走出一条文旅产业融合可持续发展的河池路径。(覃怡彩)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