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专题 > 焦点 > “高质量发展我来说”网民“金点子”征集活动 > 典型案例 > 正文 |
高质量发展我来说丨发挥南A中心作用,与东盟加强产业合作 |
2025年09月07日 08:20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编辑:钟玮 |
新闻眼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的关键时期,高质量发展既是时代命题, 更是行动指南。如何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创新活力、凝聚奋进合力?广西云-广西日报推出“高质量发展我来说” 栏目,无论您是躬身一线的基层干部、深耕行业的研究学者,还是心怀热忱的普通群众,您的“金点子”“新思路”“好案例” 都将在这里被聆听、被关注、被传递。诚邀您执笔为桨、献策为帆,与党委、政府同频共振,共同擘画壮美广西的崭新图景。 本期讨论主题:如何借助东博会平台,发挥南A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中国—东盟人工智能产业合作? 南宁市人民政府参事、广西南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郭沙: 广西是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桥头堡”,正抢抓国家实施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等重大机遇,协力打造“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人工智能发展路径,以人工智能“小切口”加强与东盟合作,加快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简称南A中心),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目前,广西已具备智慧农业、智能制造业、智慧旅游、跨境数字服务与跨境电商、海洋经济等特色领域基础,是“AI+”落地的重点方向,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广西存在缺乏AI相关的基础设施、知识产权、优质AI企业及完整AI生态等短板。 图为17日拍摄的南A中心展示中心。记者 游拥军 摄(资料图) 南A中心如何助力广西进一步形成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有以下策略:
未来,南A中心将持续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打通技术、资源、市场链路,同时吸引更多AI企业落地广西,推动AI从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引擎。 南宁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院长马骏: 首先要明确广西在推动中国—东盟人工智能产业合作上的独特价值在哪里。 广西具备与东盟高度相似的产业场景和作为“首站应用”的区位优势,广西的独特价值在于用真实场景验证技术可行性、用东盟相似性预判市场风险、用轻量化模式降低出海门槛。广西具备打造中国AI技术走向东盟的“验证场”“展示窗”和“推广站”的天赋。 南A中心人工智能工厂。记者 岑咏诗 摄(资料图) 如何推动中国—东盟人工智能产业合作落地,可以利用广西现有平台,建立起“双平台一中心”的协同体系。以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两个顶级平台为“触角”,负责汇聚需求、展示成果、撮合交易;以南A中心作为“心脏”,提供算力支撑、技术验证、方案孵化与生态培育。 具体可以从四个方面展开。
广西财经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经济学博士副教授李杰锋: 推动人工智能在广西落地应用,需立足广西“面向东盟开放前沿”与“西部产业转型关键区”的双重定位,以“场景优先、生态筑基、区域联动”为逻辑主线,让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既服务本地高质量发展,又赋能中国—东盟数字合作。 位于南A中心内的中国—东盟创新创业中心。记者 陈思羽 摄(资料图) 从场景落地视角,应聚焦广西特色产业与民生需求找突破口。农业领域,可搭建农产品智慧供应链平台,用AI预测市场需求、优化仓储物流,破解“丰产不丰收”难题,助力“广西好嘢”品牌升级。制造业领域,针对铝加工、汽车零部件、机械装备等传统产业,推动AI与生产端深度融合。民生服务领域,可在智慧交通、医疗、旅游等场景发力。 生态构建是技术持续落地的保障。一方面要破解人才短板,深化校地企协同。支持广西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财经学院等高校的AI应用型专业发展,开设“AI+产业”定向班,培养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要降低应用门槛,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由政府牵头建设区域性AI算力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算力支持。 区域联动能放大广西的独特优势。作为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桥头堡”,广西可依托中国—东盟信息港,开发多语种AI翻译系统、跨境电商智能选品平台,服务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便利化。甚至还可以联合东盟国家开展AI场景试点,让广西成为面向东盟的AI技术输出与场景试验高地。 下期讨论主题:以侨为“桥”,玉林如何推动与东盟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合作? 投稿通道: 1.邮箱:guangxiribaoncb3@163.com 2.广西云客户端:“高质量发展我来说”留言专区,广西新闻网:红豆社区“高质量发展我来说”留言专区 3.微信公众号: 广西日报(gxrb2013)征集帖 4.微博: @广西日报 征集帖 如何突破产研壁垒,建好东盟研究智库? 您还有哪些建言 欢迎在“高质量发展我来说”留言专区 分享你的“金点子”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